得亏村民们已经把她归类为神人,全称:神仙点化之人!

众人对她过于神童的表现也没算太过惊讶。

不然,宁七还真怕自己跳的过快而登上什么报纸!

初中开始,宁七的步调开始放缓。

不是她做不到继续跳级,而是家里的服装厂太过忙碌。

趁着学业能应付。她得倒出更多时间着手事业。

1983年,宁七十六岁,初中毕业,顺利考进青城镇第一高中。

春去秋来,好日子一直都在欢唱~

三年的时间里,宁七直接完成了小学初中两连跳。

寻常人眼里很神奇的操作,在她看来,正常不过。

她小学一年级就十四岁了,天晓得她报道那天和一帮流着大鼻涕的小毛头坐在一起的感觉??

好尴尬呀~

上河村的孩子们听到宁七都会说,三宝呀,跟我做过同学!

宁七在村小学每个年级都念过一个月!

同学圈真是涵盖了村中孩子的各年龄段。

连马翘翘都同她做过半个月的同桌,个中滋味儿,极其微妙!

跟宁七一起实现跳跃式升级的,便是她家的服装加工厂了。

1983年,后院的加工厂已经由家庭作坊式迅速扩建成了二层小楼。

规模由三人扩张成了三十人!

销量上,完全不需要担心!

青城镇马桂英的裁缝铺早从最初的代卖转成了专门代理,初具日服饰专卖店的经营风格。

除马桂英之外,周围六个镇县的裁缝铺都有宁七家的服饰品牌。

加在一起共七个代理店!

甚至连京洲城的百货商场,都有马家牌的专柜。

服装厂的订单接到手软!

从81年夏季开始,月销售额就可以达到一万以上的纯利润。

通俗点说,宁七发了。

更俗点讲,她成了上河村的首富。

普通人眼里,俨然已是大款。

在一万块就能登报纸做当代土豪的八十年代,宁七账面上就能保证十余万的活动款,可以随时花销调遣。

若不是她一直拿钱不断地投资扩建搞发展,大抵会有更多!

如果有人要问。宁七是靠什么做起的服装加工厂。

她会答,假领子。

如果要继续问,难道这三年,你就没有过竞争对手吗?

她会答,太多人眼红了。

最先蹦跶的就是刘美香!

她一见马家牌假领子在青城镇掀起了浪潮,立刻拿出家底儿也去办了个执照!

创建了名为正宗马家牌的假领子,可惜经营不到半年就赔的底儿掉!

三台缝纫机还是被宁七二手价回收的!

远一点的,马桂英也在假领子热卖后起了单干的心。

她会根据宁七送去的假领子样式复刻一些,钱么,谁不想多赚点?

可马桂英没想到,宁七家的假领子更新换代极快!

她这头刚仿完,货还没清呢,那边宁七已经给她送去了新的样式!

马桂英焦头烂额,一边不想放弃宁七给的提成,一边又清不出自己的仿制货!

81年夏天,假领子市场已经开始疲软,就在马桂英还在用力推销自己的库存时,宁七已经停止制作假领子,转战了成衣市场。

M&F牌第一款成衣就是蝙蝠衫。

谁都不清楚宁七怎么算到会有电影女演员穿此款成衣出境!

电影大火后,蝙蝠衫也成年度热品!

就在全国的服装加工厂都在加班加点制作蝙蝠衫冲击销量时,M&F牌已经卖了两波!

光这速度!

已遥遥领先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服装加工厂。

马桂英锤死挣扎般跟在宁七后头也开始制作蝙蝠衫??

果不其然!

宁七风头又变!

做起了高腰马镫廓形裤!

此款裤子一面世,迅速风靡全镇,并且一度朝全国蔓延。

八十年代初,时尚俩字还处萌芽阶段,这种保守中又极能显出女性腰身比的裤型,正是大家最爱的港风时髦款!

马桂英追的气喘吁吁,眼瞅着宁七又接连推出了脚踩裤,健美裤,运动服??

每一步!

都踩在了时代的浪尖儿!

小姑娘就像掐准了流行命脉,招招连发,一击必中!

马桂英彻底放弃挣扎,举手投降。

经过无数次的畅销款洗礼,她已完全把宁七当成了天选之人!

与天斗,谁都斗不赢。

她安心的做了宁七的代理商,没在跟着仿制下去,马桂英也怕,她怕自己像那些不甘心的同行一样,最后赔的裤衩儿都穿不上。

而宁七靠的是什么呢?

先知的眼光嘛!

她一路披荆斩棘,很清楚这些人在后头搞什么。

不说刘美香跟风制作假领子。就在她把假领子炒火的那一年,整个上河村一夜之间涌出了三四家假领私人加工作坊,起的名字都逗,正宗马家牌,上河马家牌,真正马家牌??

冯玉珍都跟着迷茫了阵,觉得自家没有前缀的马家牌好像才是山寨品了!

结果如何?

刘美香就是上河村那些私人作坊的微缩全貌!

无一例外,全部赔本倒闭。

倒是让那宁七捡了一波还九成新却只能贱卖的缝纫机以及布料辅品。

她们都不服马宁七!

觉得她就是点子正,凭啥她做啥就火啥?!

宁七也不否认!

问起来,就说是运气!

一般人还就掐不了这么准!

气不气人呢。

陪跑赔光了一圈人,上河村再没人敢开服装加工厂了。

也真没那本事,啥廓形库,弹力裤,她们想不出来!

很多人都跟马桂英一样,最后彻底的佩服,安稳的给宁七打起了工。

如此一来,钱赚的还稳妥,起码不用担心一赔回到解放前!

老太太早先跟三宝张罗服装厂时心里还琢磨,为啥现在增策好,却没几人愿意甩开膀子做生意呢?

等孙女儿干起来才算明白,买卖真不好做!

风险二字,不是说的玩的。

老马家旧貌换新颜!

从村里倒数的贫困户,一跃成了上河村经济引路人。

村民们私下议论,人参还没收成,马家单靠服装厂已经做这么大了!

等人参一卖,那还了得?

有一小部分当时没参与认养的村民捶胸顿足!

早知道当初认养个几百棵人参。就冲老马家这服装厂,也不怕钱会打水漂呀!

认养了人参的村民听到就偷着乐,可惜呀,世上没有后悔药。

待服装厂站稳了脚跟,宁七才算能些微的喘口气。

三年来,旁人只看她胜券在握,赚钱赚到手软!

可几人知道,她曾为了拓展销路而和各路临时业务员说的口干舌燥,臭不要脸的上门推销。

谁又知道,她挖空心思的琢磨新产品,有多少个夜晚都没睡着?

她是先知,是清楚服饰大致流行趋势,但她不是专业选手呀!

两下子也就能张罗张罗假领子,到成衣那,她真是下了死功夫!

买了不少书回来研究,从画图到裁剪,这几年给她锻炼的,也是个缝纫机小能手了!

但她凡事都不喜多说,创业阶段,谁不累呢。

只要走出马家的大门,众人看到的便是那个活力四射的她,她从开始的小小姑娘,逐渐蜕变。

她家的衣服,也由最初的找人打版,变成只要她穿出去,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跟风而来。

在上河村,她就是风向标!

很多人甚至达成共识,要想不落伍,买马家服装厂新款就行了,肯定没人说你土!

在1980年那曲琴音的浇灌中~

好日子来了。

一切都如同雨后春笋,宁七伴着事业,一同茁壮。

手★机★免★费★阅★读★请★访★问↑半亩方塘书院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