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些小矿的生产条件简易,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生产队为单位,有的处在偏僻的深山,税务人员去不了,收税很不容易。大矿则喜欢偷瞒产量,里面手段多得很,但是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,主要原因还是既得利益者在成津形成了气候。”
“据我了解,为了争夺矿产资源,茂云已经有黑社会组织形成,成津是否有这种现象?”
谈到这个问题,蒋湘渝就开始揣着明白装糊涂,道“矿上的人好勇斗狠是有的,抢资源也有。如今又出现了新情况,不少外地人也到成津来开矿,与方、李两家明争暗斗。这些外地人,要么关系硬,要么是拳头硬,正因为此,刑事案件比较多。”说到这里,他转折了一下,道,“说到黑社会恐怕还不能下定论。黑社会要有保护伞,要有资金实力并且还得资助其违法行为,要在当地激起民愤,还得对社会进行非法控制。成津是不是存在黑社会,就要拿这些条件去比照,我个人不敢也不能下结论。”
侯卫东紧追此事,道“方、李两个家族占了全县约一半的铅锌矿,这说明其家族控制了成津的经济命脉。”
“可以这样说吧。”蒋湘渝在侯卫东面前很有耐心,也不回避其提问,更没有显得不耐烦,拿出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的态度,道,“成津矿产最先是由方老爷子带头在飞石镇开采,李县长又是方老爷子的女婿,所以方、李两家在成津开矿的人比较多。我个人一直在西部农业镇任职,没有在飞石、话也比相同身份的男同事放松一些。
侯卫东扬了扬手中的烟,道“没有办法,当了几年秘书,经常熬夜,习惯了烟不离手。”他站起身,把窗户打开了一些,随口问道,“听说你爱人在部队里当团长?”
李致把手包放在桌上,坐了下来,道“我那口子是犟驴子,一直劝他转业,他就是不听。他学的测绘专业,在地方上也有用武之地,可是他舍不得部队,不想回来。”
侯卫东道“如果张团长要转业,我可以帮着找些关系。他搞测绘,分到建委、国土房产局等单位,还是不错,职务上也应该有一定的考虑。”
凭着李致在市委组织部的关系,为老公联系一个好单位不成问题,可是要想担任重要部门领导就有些难度。听到侯卫东主动说起这事,连忙表示感谢,又道“侯书记愿意帮忙,那再好不过。我晚上再给那口子打个电话,征求他的意见。”
说了这个话题,两人之间关系似乎就拉近了。
侯卫东习惯性地去摸香烟,看了李致一眼,又将手缩了回去。
李致收敛了拉家常的表情,开始正式汇报工作“侯书记,今天我汇报两件事一是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的准备情况。我与粟部长联系过,他在近期要下来看一看,时间到时再定。二是人事方面的一些事情。这是章书记殉职前布置的工作,组织部门已经进行了考察,特意向侯书记作汇报。”
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,侯卫东很重视,但是这事属于日常事务,可以全权交给组织部办理,到时他听听汇报就行了。而章永泰的人事安排,这事就很值得玩味。他脑中立刻起了一个疑问“既然上一届书记的人事安排没有实行,新书记来了,这个安排实际上也就作废了。李致这样做,莫非想传达什么信息?”他又想起与蒋湘渝交谈时,他意味深长的那句话,暗道“李致看来真的是章永泰的好帮手。”
侯卫东脸上带着微笑,道“在组织工作上你是专家,基层组织建设试点的事情由你全权处理。具体方案拿出来以后,先给我看一看,再到常委会上通过。选定了点以后,我们再一起研究方案。”
李致道“侯书记,这个试点工作要迎接省委组织部检查,市委组织部很看重。我觉得还是由你来挂帅,具体事情我去做。”
“这事是今年组织部的重头戏,你多费些心思。粟部长是老朋友了,成津的事情他绝对会大力支持,你多去找他。”
李致从手包里取出一份文件,道“部里已经拟出了基层组织建设试点的初步方案,我让郭科长看了,她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。你再审一审,如果常委会通过了,上报市委组织部。”
“郭科长?郭兰当科长了?”赵东和粟明俊都称呼郭兰为小郭,侯卫东还真没有想到她已当了科长。
“今年初任命的,她是老组工干部,业务能力很强,提的意见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。听郭科长说起,你和她曾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?”
“我和郭兰都在益杨组织部工作过。当时郭兰是我的领导,后来她就调到了沙州市委组织部。”
自从得知郭兰就是当年那个白衣长发女子,侯卫东便又惊又忧。
惊的是终于找到了神秘的白衣女子,以前他差点把市商委武艺当成了那个白衣女子。武艺虽然人也不错,可是比起郭兰来,从气质到相貌还是有不少差距。白衣女子与郭兰重合在一起,让侯卫东很是吃了一惊,后来细细一想,又觉得丝丝入扣,毫不生硬。
忧的是他脑海中时常会想起与郭兰在一起的点点滴滴,很平常,很温馨,特别是听到钢琴声,总会想到沙州学院那个泛着灯光的湖面,以及黑夜中灵动的钢琴曲。灯光、湖水、树影、琴声,构成了灵动的情景,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之中。在他内心深处,觉得郭兰至今独身,与自己或许也有关系,虽然这种想法没有任何根据,却挥之不去。